关于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建议
---访保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于保法
作者:聂汉青 …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 (2005年 第三期)
最近,“中国青年志愿者医疗扶贫万里长征”活动落下了帷幕。这次活动于2004年10月16日在江西于都启动,行程2万多公里,胜利完成了组委会交予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应。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这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山东保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人大代表于保法。
于保法激动地告诉笔者,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他也对目前中国农村的卫生工作状况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说:“卫生资源在城乡间和东西部间分布不平衡,农民的健康差距十分明显,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相配备。”就此问题,他提出了使中国农村卫生工作能够跟上中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几点建议。
完善农村卫生的经济政策。仿照教育附加基金形式,开征卫生附加基金,可对大型酒店、娱乐等高消费场所征收一定比例附加基金,主要用于补助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常规医疗设备的配备和人员培训。同时,可尝试依托国家农行或建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农民大病健康储蓄,按照农民实际存款额度的千分之二为农民建立大病保险。
保障村医的基本待遇。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像解决教师待遇那样解决村医的待遇。据初步测算,中西部22个省约有村医42万,如按每人每月补助80—100元计算,约需4亿元。在我国财政增收的有利形势下,只要中央政府下决心,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也将从根本上建立对村医的长效保障机制,稳定基层卫生队伍。同时,对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多年的合同工和长期临时工可比照民办教师转正的办法给予一次性解决。
切实稳定农村卫生队伍。在解决基本设施的同时,国家要安排专项资金,统筹解决农村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建立与城市医生有别的职称晋升机制;按照逐级帮扶的原则,提高县、乡、村卫生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本科以上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力争在西部地区每一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医学院校毕业的本科生,鼓励医学专科毕业生在村级卫生所工作。
发挥县级医疗机构在三级卫生服务网中的龙头作用。在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管理以后,更要明确和加强县级医院在帮扶乡镇卫生院中的职责和权利,以实现县级医院在帮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龙头作用,在部分资源匮乏,有一定工作基础的西部地区可探索实现县、乡、村之间的一体化协作,以切实整合十分有限的农村卫生资源,最终实现县乡村三级医院的综合平衡及良性循环运行。